
2022公共基礎知識:我國的四大名關
自古以來,中國出現過很多重要的關隘,在歷史的長河中發(fā)揮著重要的軍事以及文化傳播的作用,在眾多關隘中有四個非常著名且重要的關隘,這就是中國的四大名關,他們分別是山海關、嘉峪關、潼關、友誼關。接下來讓我們通過文字來了解一下他們宏偉壯觀的歷史,同樣也了解一下在考試中可能出現的考察方式。
1.山海關
山海關位于明長城東端,是明長城唯一與大海相交匯的地方,向北是遼西走廊西段,地勢險要,為古碣石所在地,所以史家又稱其為“碣石道”。山海關古稱榆關、渝關、臨渝關、臨閭關。隋開皇三年,筑渝關關城。此后,渝關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,五代十國時期,曾被契丹所占領,到了宋朝時又被金國女真所得,直到明洪武十四年,中山王徐達奉命修永平、界嶺等關,帶兵到此地,在渝關向東六十里出修建一個新的關隘。又因其北倚燕山,南連渤海,故得名山海關。山海關長城從洪武年間開始,歷經六代皇帝直到崇禎皇帝時才修建完善,前后歷經二百六十多年,明末清初時期,吳三桂曾引清軍入關,此關即為山海關。山海關是萬里長城非常重要的一環(huán)。故有“天下第一關”之稱。
2.嘉峪關
嘉峪關,號稱天下第一雄關,此美譽在記憶時需要與山海關做對比記憶。古時,嘉峪關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線路之一,在交通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,直到明朝洪武年間,為了加強對西北的政治控制,穩(wěn)定疆域,朱元璋命宋國公馮勝在嘉峪關修建關城,此后數百年嘉峪關成為遏制西北吐魯番進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3.潼關
潼關,位于陜西省,在北魏酈道元的《水經注》中曾表明因為黃河從北向南的激流撞擊土山發(fā)出潼潼之聲而稱潼關。這是潼關名字的由來。潼關是在東漢末年,曹操帶頭修建,為了預防關西兵亂,此后數代成為兵家必爭之地,到了清朝,乾隆皇帝喜歡出游,一次來到潼關,親自手書“第一關”三個大字。
4.友誼關
友誼關是我國保存比較完整的明、清時期的南疆邊關要塞。始建于西漢,原名雍雞關,又名大南關、界首關。明洪武元年名雞陵關。永樂五年更名鎮(zhèn)夷關;宣德年改名鎮(zhèn)南關;1953年更名為睦南關,1965年經國務院批準,正式命名為“友誼關”。在帝國主義的侵略炮火中曾兩次被毀。1957年基本按原貌重建?,F在拱門上方用漢白玉雕刻的“友誼關”三個剛勁有力的大字,是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的陳毅元帥題寫的關名。
四大名關是我國著名的歷史遺產,在考試中出現的頻率也非常高,一般都是以表述類的判斷題形式出現。需要同學注意的是關于四大名關的美譽。
【試題演練】(單選)下列名關的表述對應正確的是( )
A.山海關——天下第一關
B.嘉峪關——第一關
C.潼關——天下第一雄關
D.友誼關——天下雄關
【答案】A【解析】山海關被譽為天下第一關,A項對應正確,嘉峪關有天下第一雄關和天下雄關的美譽,CD兩項對應錯誤,潼關被乾隆皇帝提名為第一關,B項對應錯誤,故本題答案為A。